親愛的朋友們,
汝羽是我在達蘭薩拉教書的夥伴,這次她又要再去拉達克的TCV西 藏兒童村學校舉行攝影工作坊
我在這裡代轉寄她的募款信,並附上她的企劃書, 歡迎大家可以認購一套120元的明信片或是代轉發訊息出去
謝謝大家!
和靜敬上
........................................................
您好:
午安,我是清華大學社會所的學生林汝羽,2010年7月至201 1年7月獲選教育部獎學金交換至德里大學一年, 碩士論文研究西藏流亡教育。
從1960年至今, 無數藏人每年持續不斷地翻過喜馬拉雅山投奔自由, 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學齡兒童。在流亡政府的主導下, 孩子們被送進不同類型的學校讀書,西藏兒童村學校(Tibeta n Children's Village http://www.tcv.org.in/ )就是以接收新難民兒童與青少年為宗旨而成立的學校體系, 以非營利組織的方式經營。在印度,這些流亡藏人被視作政治難民, 沒有國籍,無權購置土地與動產,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然而他們並沒有被困境擊倒,反而更加團結, 發展出完備的流亡政府組織與學校系統, 以及各式各樣的非營利組織。 這些非營利組織不僅協助難民群體本身, 有些更主動幫助印度的貧民窟。
我接觸流亡西藏議題已有四年時間,也曾在2005、2006、2 008年三度拜訪西藏。由於研究之故,前年和去年我走訪了位於H imachel Pradesh省,Karnataka省跟Jammu & Kashmir省的幾處流亡藏人定居點。去年六月, 我參訪了位於拉達克橋格倫薩屯墾區(Choglamsar, Ladakh)的西藏兒童村學校拉達克分校(Tibetan Children's Village, Ladakh或稱TCV Ladakh),回到台灣後發起了「 拉達克西藏兒童村學校攝影培力計畫」。
Choglamsar位於Manali-Leh公路上距Leh大 約十五分鐘車程的所在,海拔高度3300公尺左右( 可參考附件一地圖)。1960年代末期, 一些西藏人為了逃離中共統治,翻過喜瑪拉雅山在此定居。 早期在這片沙地中只有幾個零星的帳篷, 現在已經發展成全印人口第二大的西藏政治難民定居點。TCV Ladakh建立於1975年,70%以上的學生來自游牧家庭, 因此一律採取住校致度。 拉達克的藏族年輕人散落在印度各大城市工作,甚少返鄉, 不僅是政治難民的身分不論在何處都生存不易,也因為家鄉Chog lamsar目前仍然長期有缺水斷電的問題...。
去年十二月這個計劃順利拿到了清大逐夢獎學金的啟動資金, 於是邀請了三位社會所及人類所的同學佳穎、文璽、郁芳一起合作。 本計劃除了讓當地兒童接觸攝影器材熟悉基本攝影技術, 我們準備了一套攝影課程教案希望能夠針對幾個主題引導這些難民兒 童進行創作,並希望透過影像「不必翻譯、直接溝通」的特質, 讓這些孩童得以向世界發聲,所以計劃結束後將會印製明信片、 攝影集,並在當地社區與台灣舉行成果攝影展。
我們預計需募得的經費為23萬以及30台相機, 經過一個月的宣傳與親友大力走告,30台相機的任務已圓滿達成。 經費的部分得到清華大學逐夢獎學金補助8萬5千元, 加上一些捐款跟贊助,目前已完成預算數額的一半。 我們現正繼續透過明信片認購以及小額贊助的方式繼續籌措資金。 這筆資金的用途包括購買記憶卡、配件、電源裝置, 沖洗小朋友的攝影作品、印製明信片以及攝影集, 還有一些課程需要的材料,並部份補助參與計畫者的旅費。
我跟佳穎以及郁芳將於今年八月底赴印度執行本計畫, 目前也陸續有些新夥伴加入我們。本計劃目前資源與資金缺乏, 正在向各界尋求幫忙。若您願意伸出援手,有以下幾種方式:
1. 認購我們的明信片:若您對拉達克心嚮往之, 讓我們將流亡學校的一景一物帶到您眼前。http:// photograph-ladakh.blogspot.tw/ 2012/06/blog-post_7958.html
2. 提供現金小額捐款:因為我們不具法人性質, 根據公益募捐條例的規定,我們無法開立抵稅收據, 但是我們將在課程結束後寄送小朋友拍攝的作品給您做為感謝函。 若您願意贊助的款項數額較大,請您來信, 我們可請一些單位協助開立收據。
附件一是簡短的說明文件,但有附上預算表, 若您時間有限不妨參考。附件二是較詳盡的計畫書, 目標讀者為企業或基金會。如有需要更為詳細的計畫說明或任何指教 ,請再與我們聯絡。本信cc的收件人黃文璽是我們團隊當中負責贊 助募集的成員,回信麻煩您請一併cc給文璽。
另附上這個計畫的blog與FB粉絲頁,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活動進行:
敬祝,安好!
汝羽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