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鄭鈞元】2011.08.15 02:00 am 原始連結: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6526166.shtml5月底舉行的2011香港國際藝術展(或稱香港藝博會,ART HK),在官方公布創新高的參展商(來自38個國家的260家畫廊)以及參觀人數高達6.3萬人次下,風光落幕。 雖然現在國際一流的藝博會除了個別的單件作品外,大多不再公布銷售數字。但仍可以從幾件重要作品的成交來判斷,例如Jeff Koons的「Monkey Train」以350萬美金售出,其結果就商業角度而言,應該不致太差。 國際藝博會 高潮迭起 就在香港藝博會前不久,第一屆的2011台北新藝術博覽會(Art Revolution Taipei,簡稱A.R.T.)也在5月中打響第一炮,參觀人數創下台北展演二館舉辦類似活動的紀錄,參展的藝術家更有幾乎高達90%的成交率,並有多 位藝術家的參展作品均告售罄。 今年香港國際藝術展之所以較去年有著大幅度的成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藝博會的第一品牌瑞士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Basel)的背後老闆MCH集團,已經入主才成立不到四年的香港藝博會。 在Art Basel管理團隊強大的行銷公關能力、豐沛的人脈資源、以及在藝術界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加持之下,無怪乎今年香港藝博會聲勢如此驚人。 國際品牌的藝博會擴張的腳步還不只於此。頂級的英國藝博會新星腓列茲藝博會(The Frieze Art Fair),今年推也將推出分別在紐約及倫敦舉行的兩個新的藝博會。 另外,美國前三大藝博會之一的紐約軍械庫藝博會(The Armory Show),其管理團隊也在背後老闆MMPI集團(MMPI 同時也擁有美國前三大藝博會之一的芝加哥藝博會,Art Chicago)的支持下,已逐步將觸角延伸到了西岸,並將於今年開始在洛杉磯舉辦新的藝博會Art Platform - L.A.。以軍械庫藝博會經營團隊的造勢能力來看,預料此新藝博會將會在全球影視娛樂和消費的重鎮洛杉磯掀起一波高潮。 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似乎才過不久,日本的災後重建也才起步,曾經沉寂一時的藝博會卻似乎正以更強大的聲勢跟能量捲土重來,很多人不禁問:這會是另一個泡沫的開始?還是藝博會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些榮景之下透露了哪些訊息?又該如何解讀藝博會與藝術市場之間的關係? 現今全世界的藝術品展出形式可說是五花八門。各有千秋。一般所指稱的藝術品包含了繪畫、雕塑、攝影、骨董、裝置藝術、錄像、珠寶,甚至建築、家具等,藝博會的範圍以視覺藝術中的美術作品為主,包括繪畫、雕塑、版畫、素描、攝影及裝置藝術等。 藝術展出開始成為創造新藝術作品市場的主要角色,可以追溯至18世紀的法國巴黎沙龍(Paris Salon),藉由開放給大眾參觀,巴黎沙龍迅速成為決定當時法國藝術家聲譽及作品價格的重要場合。不讓巴黎沙龍專美於前,倫敦的皇家學院不久也開始推出 類似的展出,這可說是現今各大藝博會相互較勁的濫觴。 展出藝術品 五花八門 藉由這樣的展覽,藝術家可以相互觀摩,新的藝術流派或運動往往因此得以成形,許多藝術家也藉此了解市場的接受度,從而作為他們創作上的參考。 19世紀起,倫敦便開時有定期的年度展覽,既有銷售新作品的展覽,也有從藏家手中出借的藝術品開放給大眾欣賞的展覽。演變至今日,藝術展出的形態可說是百 花齊放,有藝術家的個展、聯展、群展、學生的畢業展、美術館及博物館定期或不定期的展覽,也有針對特定藝術家、媒材或主題的策展(台灣的美術館及博物館近 年來也積極舉辦藝術大師的展覽如畢卡索、米勒、夏卡爾、高更、莫迪利亞尼等);畫廊也經常為其所代理的藝術家舉辦展覽。另外,國際上也有許多都市舉辦以學 術性為主的雙年展或三年展。 商業力道強 多元攬客 在所有型態的藝術展覽當中,藝術博覽會(簡稱藝博會,英文慣稱art fair,art show或art expo)可說是其中能在最短時間(一般展出期間約為四至六天)內,展出最多藝術家作品及聚集最多觀眾的展覽方式,也是所有展覽型態中,商業性最強的一種展覽。 現今國際上大型的藝博會,動輒有來自全球數百家畫廊參展,展出的作品也都高達數千件。地方性的小型藝博會多半以該地的畫廊和藝術家為主,少則甚至只有一、二十家畫廊或藝術家參與。 近年來藝博會發展更趨分眾,諸如飯店式藝博會(展商在飯店的房間內展出),以及所謂「買得起」藝博會(affordable art fair,顧名思義其展出的作品價位較低),等訴諸特定客層的藝博會也紛紛興起。 過去十年來,藝博會在國際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也產生了量變和質變。除了大型的國際藝博會品牌不斷地擴充市場,許多新興的藝博會也策略性地圍繞著這些大型 藝博會舉辦,甚至有些大型藝博會還會推出副品牌,企圖對市場一網打盡。這些圍繞著大型藝博會所舉辦的藝博會,一般稱為衛星藝博會(satellite art fairs),有些甚至已闖出了自己的名號。 (作者是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執行總監,五之一) 【2011/08/1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全文網址: 文創新視界/藝博會 搶攻市場灘頭堡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6526166.shtml#ixzz1V3w9W9rg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