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上海的賽內河左岸 莫干山路50號 M50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





上海春明粗紡廠位於蘇州河南岸半島地帶的莫干山路50號,占地面積35.45畝,擁有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工業建築41000平方米。原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業一信和紗廠。解放後更名為信和棉紡廠、上海第十二毛紡織廠、上海春明粗紡廠。 

2002
年被上海市經委命名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業園區2004年更名為春明藝術產業園 20054月被上海市經委掛牌為上海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命名為M50創意園。 

幾年來,上海春明都市型工業園區引進了包括英國、法國、義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國香港在內的17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來自國內十多個省市的130余位藝術家以及畫廊、平面設計、建築師事務所、影視製作、環境藝術設計、藝術品(首飾)設計等。其中由瑞士人勞倫斯創辦的香格納畫廊和由義大利人樂大豆創辦的比翼藝術中心是目前國內最好的畫廊,並在國際藝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這些藝術家及創意設計機構的入駐營造了蘇州河沿岸濃厚的文化氣息,眾多的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M50將吸引更多的創意大師入駐,打造國際化創意園區。並成功舉辦了2005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2005時尚之夜、Creative M50、法國工商會、中國傳統節日乙酉中秋論壇、寶馬車展、諾基亞及西門子產品推廣等一系列時尚活動,使之成為蘇州河邊獨特的人文景觀,成為上海時尚文化新地標。


在歐洲的許多城市,如法國巴黎、德國柏林、英國倫敦,以及美國的紐約,每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都有藝術家們的聚集地。政府扶持藝術家,不是出於商業的目的,而是因為藝術家們的存在對城市的文化起到了豐富的作用,他們使得一個城市的精神文化層面具有了多元性。2003年,北京首度入選美國《新聞週刊》年度十二大世界城市,原因之一就是--798藝術區的存在與發展,證明了北京作為中國之都的能力和未來潛力。這也為上海帶來了思考。


上海,從來就是有底蘊的上海--是個既尊重歷史傳統又重視現代時尚的大都會。被當地人稱為「上海的塞納河左岸」的莫干山路50號,現在聚集了藝術家工作室、藝術中心以及畫廊,充滿著現代中國藝術的創造能量。莫干山路上藝術倉庫的存在體現了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先進、文明的一面。這些蘇州河沿岸的工廠倉庫不僅僅是保留這座城市記憶的載體,如今,也是前衛的當代藝術的創作和發展的空間。可以說,莫干山路50號的藝術倉庫實現了舊和新、歷史和現代、文化和藝術的生動結合。這些藝術倉庫所擁有的,不僅僅是舊城市的印跡,更重要的是,這裡,孕育了新都市的符號。


1998年臺灣設計師登琨豔最先尋找併入住上海蘇州河邊的倉庫,成功地重新詮釋工業舊倉庫。此後一批藝術家在西蘇州河路1131號、1133號倉庫等地相繼開闢自己的工作室。與鄰居的先鋒相比,莫干山路似乎擁有著更大的可塑性。莫干山路50號春明工業園區,集結著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風情各異的廠房,背臨繁忙百年的蘇州河,右依西蘇州河路的藝術工作室群。這塊園區原是上海春明毛紡織廠,1999年資產重組,廠房四萬余平方調整出租。20005月畫家薛松第一個進駐莫干山路50號。短短兩年,莫干山路50號就崛起成為上海最大的藝術倉庫群。


20025月,西蘇州河1131號和1133號倉庫拆遷,那裡的藝術家們和名聲鵲起的東廊、香格納等畫廊的老闆就近搬入莫干山路50號,同時還跟進新的一批當代藝術家。2002年另一片藝術倉庫淮海西路720號同樣因市政拆遷而消失,這批藝術家也于20032月相繼進駐莫干山路50號。現在藏身這個安靜的工業園區裡的工作室和畫廊已經有21家。2004年,上海市政府開始對蘇州河沿岸進行考察,對於「文化藝術產業」這一新興的產業給予支持的態度-從保護產業的基本目的出發、到輔助產業的蓬勃成長,有關單位連結了莫干山路、福州路、從山路、多倫路等幾條主要藝術聚集街道,發展成「特色文化街區」,現在,莫干山路50號不但是策展人、收藏家必探訪之處,也是上海文化、觀光的重要景點。




影音連結如有問題,請按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有什麼最想跟諸佛說的話?能感恩諸佛菩薩的護佑!

33-吉祥如意觀音 若有眾生能閉身語意業,則觀世音菩薩即予是人一切如意; 若有眾生能行戒定慧行,則觀世音菩薩即授無量吉祥。 圖片攝于2020.4.18 第一次去澎湖旅遊時下飛機也發生過眼睛突然看不見了,兩三天的旅行看過醫生,也無解。 醫生說有碰過這樣的案例,可能空氣裡的海鹽太濃,...